6月14日是2025年“文化和自然遺產日”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推動下,我國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取得顯著成就,賡續歷史文脈、譜寫當代華章。
值此“文化和自然遺產日”之際,由山東省中華文化研究會指導支持,省文研會對外交流工作委員會傾力承辦的“岱石丹心”泰山文石鑒賞習俗非遺展,作為山東省圖書館重點非遺展示項目亮相濟南大明湖尼山書院。省文研會對外交流工作委員會主任、省文史館館員、省級非遺泰山文石鑒賞習俗代表性傳承人趙光星代表我會出席,向社會各界宣傳泰山文石鑒賞習俗,助力“文化和自然遺產日”。
趙光星表示,泰山文石鑒賞習俗作為我會重點協助保護傳承的省級非遺項目,能在舉國關注的“文化和自然遺產日”活動中,作為山東省圖書館的重要展示項目,我們倍感榮耀。這不僅是我們的殊榮,更是省委省政府及文旅主管部門對我們長期以來深耕齊魯文化沃土、守護泰山精神象征工作的高度認可。省文研會將視此為契機,為“文化和自然遺產日”貢獻獨具山東標識的文化力量。
趙光星介紹,泰山文石,乃天地造化與歷史文脈凝結的“岱宗之魄”。其鑒賞習俗,承載著齊魯先民敬畏自然、感悟天地的獨特智慧與審美追求,是山東文化基因的“活態化石”與“精神地標”。本次展覽將泰山文石與儒釋道文化相融合,不僅生動展現了“齊魯文化,石上觀道”的天人合一境界與永恒哲思,更以石載道,續寫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文明薪傳。同時,展覽還特別設置"體育+非遺"展區,將泰山石"勇攀高峰"的精神內核與山東體育健兒全運征程相結合,形成"自然—文化—體育"的價值傳導鏈條。
同期活動
值得一提的是,在活動當日,尼山書院還舉辦了傳統禮射、尼山茶韻、雕版印刷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。
傳統禮射:再現儒家“六藝”精髓,于張弛間感悟君子風范。
尼山茶韻:沉浸式體驗儒家禮茶文化,一盞清茗品讀千年智慧。
雕版印刷:古老技藝的現場展演,讓墨香中的文明躍然紙上。
這一系列活動與泰山文石展形成"賞石—品茶—習禮—傳藝"的文化體驗鏈,共同構建起一個多維、立體、沉浸式的傳統文化盛宴,其立意之新、內涵之深,在同類型活動中獨樹一幟。
活動盛況
據統計,展覽當天約有2000余人到場參觀,營造了濃厚的非遺文化氛圍,擴大了泰山文石鑒賞習俗省級非遺的影響力和傳播力。
山東省中華文化研究會將以此次“文化和自然遺產日”活動為服務國家文化遺產事業的新起點,持續深化非遺項目的系統性保護、創新性表達與廣泛性傳播,不斷探索非遺融入現代生活、服務社會發展的新路徑,使其成為助力未來每一屆文化和自然遺產日、乃至山東文化強省建設的不竭動力與閃亮名片,讓承載著泰山魂魄的文石,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奪目的光彩,為守護民族根脈、堅定文化自信書寫厚重篇章。
版權所有:山東省中華文化研究會 魯ICP備18009624號-1
辦公地址:濟南市市中區馬鞍山路18號院9-2 | 郵編:250001 | 郵箱:sdzhwcxh@163.com
辦公電話:0531-86017775 | 微信公眾號:sdzhwhyjh
技術支持:海右天泰傳媒有限公司